2019年9月17日,一只身着冰壳、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形象“冰墩墩”正式亮相,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。这个如今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,其诞生过程却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艰辛创作与反复修改。

冰墩墩的设计团队来自广州美术学院,由曹雪教授带领的14人团队组成。2018年8月8日,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吉祥物设计方案,共收到来自35个国家的5816件作品。在激烈的竞争中,广美团队的“冰糖葫芦”创意脱颖而出。
“最初我们是以冰糖葫芦为创意来源”,曹雪回忆道,“冰糖葫芦的糖衣寓意着冰雪运动,但国际友人可能不太了解这个中国传统小吃。”经过反复推敲,团队决定保留冰壳创意,将内核替换为更具国际认知度的大熊猫。
创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避免重复以往熊猫形象的设计窠臼。设计团队在四川大熊猫基地实地考察时发现,幼年熊猫呈内八字的行走方式格外可爱,这一观察最终成为冰墩墩的标志性姿态。
为了让形象更具未来感,团队在熊猫脸部周围增添了彩色光环,象征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的现代化场馆设施。掌心的小红心设计则体现了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。
历经21次大修改,无数次的细节调整,冰墩墩最终以其圆润可爱的外形、科技感的细节处理,赢得了评审委员会的一致认可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道:“冰墩墩集中华文化精华和特色于一身,一定会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杰出大使。”
从创意构思到最终定稿,冰墩墩的诞生不仅是艺术创作的过程,更是中国文化与国际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完美诠释。如今,这个戴着冰壳的熊猫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使者,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热情好客。
1.《冰墩墩背后的故事:设计师团队与创作历程》援引自互联网,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本网站无关,侵删请联系站长。
2.《冰墩墩背后的故事:设计师团队与创作历程》仅供读者参考,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,对其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3.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://aecccj.cn/article/fa8ce1587fe7.html








